家长必看干货!省妇幼儿保专家徐海青教授线上讲座纪实

希望岛致敬为共和国奋斗的所有劳动者!


时光倒退三十年,“孤独症”还是一个陌生词汇。看到某个不爱说话、自言自语的孩子,家长还庆幸“这娃乖、听话”。当生活条件好了,科学技术发达了,孤独症孩子越来越多了!从前的“娃听话”,居然是一种病:“孤独症”。
为什么?
近年来,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,发现并确诊的孤独症患儿越来越多,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,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来看,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、感染与免疫因素以及孕期的理化刺激等有很大关系。
有些孤独症孩子“感统失调”。具体表现为语言刻板,重复语言多,沉迷于自己的世界,不合群,眼神无交流……等。家有孤独症孩子,给原本欢乐的家庭蒙上一层阴霾。而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判断、如何纠正、如何治疗?心急如焚,迫切需要专家指导。
2022年4月11日,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徐海青教授,举办线上讲座《儿保科家长课堂》,百余位家长线上聆听、观看。




因为疫情,徐教授线下课堂改为线上讲座。开篇:
一个好的医生: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
徐教授非常理解“孤独症”家长的心情,她循循善诱:我们不仅要治疗孩子,还要帮助家长。她把对孩子的诊断及治疗,分为四个周期:
第一是否认期。
第二是焦虑期。
第三是奉献期。
第四是和谐期。
徐海青做客湖北广播电视台直播现场↑
每一个孤独症家长,都可以用“心力交瘁”来形容!徐教授语重心长提醒家长:只有家长走出来了,学习干预知识,学习家庭治疗的方法,这是给予孩子的最好帮助。她鼓励家长:早期康复的效果,只要配合好,没有天花板!关键是树立信心,等待过程,不要消极。
当孩子诊断确诊或者疑似:
-
第一不要相信老人说的孩子长大了就好了;
-
第二不要相信网上说自闭症永远治不好;
-
第三不要相信灵丹妙药;
-
第四不要等待;
-
第五对自己有信心,对孩子有耐心;
-
第六学习家庭干预的技能(最重要)!
…… ……
线上交流,家长提问踊跃:
1、我的孩子是不是孤独症?
2、这是发育过程当中的问题,还是病?
3、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治好?
4、我的孩子是要立刻开始治疗,还是等待看他的表现?
徐教授回答家长们的问题,并举出详实案例:有前途,能康复。而最重要的: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最好的康复师。医——教——家综合治疗模式,根据孩子的评估情况,一对一、二对一,进行康复训练。
干预治疗三原则:
理解、快乐、发现。利用孩子的生理需求,比如喝水、吃饭,创造一个个说话的环境,让孩子的语言自然而然的发育。语言是先理解再说话。如此,有一个过程。
徐教授给出的治疗建议:
1、理论和实操的培训。
2、参加家长培训。
3、参加特殊教育机构的干预。
4、处理身体其它的相关问题。
5、父母撰写计划,老人负责落实。
6、定期随访,获取动态报告。

对孤独症孩子的治疗,徐教授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:是“孵小鸡”还是“孵石头”?经过康复治疗和干预训练,50%的孩子能回归到主流社会——徐教授的话,犹如暗夜中一盏明亮的灯!
徐教授金句:
★ 允许孩子的不同,接纳并且承认,但是不能溺爱。
★ 孩子越小,可塑性越强,把孩子的功能提高到最大。
★ 家庭的价值观,父母和老人的关系,父母之间的关系,行为的矫正,代养孩子的老人……,这些都影响孩子的干预效果。
★ 不迷信,不盲从。不信偏方之类,信科学。
★ 选择好的特殊教育康复机构,好老师对孩子的教育,有“事半功倍”的效果。
线上讲座持续两个小时,“云”课堂家长们:截屏PPT,认真做记录——对,把教授的叮嘱铭记在心。
讲座即将结束,家长们刷屏:谢谢徐主任,谢谢徐教授!

错过了徐教授的线上直播讲座,可别再错过希望岛母亲节的线上公益课堂啦!
星宝家长们除了需要专业的干预知识讲授以外,也需要专业的心理指导课来获取力量,收拾好自己,才能陪娃轻装起航。
5月7日,希望岛教学总监子霞老师为你赋能!
课程详情以及报名方式见下方海报↓

